槐荫是省会中心主城区之一,总面积151.61平方公里,辖16个街道办事处。槐荫因自开商埠而繁华,因“国槐泽荫”而闻名,既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更有积淀厚重的文化底蕴,还有传承百年的商业基因。
交通区位优越:槐荫坐拥京沪高铁五大枢纽站之一的济南西站,从槐荫出发,1小时22分钟到达北京,2小时59分钟到达上海,半小时到达济南国际机场,208条航线通达海内外120个城市。地铁1号线、2号线、4号线、6号线在槐荫穿城而过,是山东省首个实现地铁、高铁、长途客运、市内公交“零换乘”的交通枢纽。作为济南乃至山东的重要门户和窗口,槐荫北连京津冀,南接沪宁杭,西通中原和关中,是环渤海经济圈和济南都市圈的战略交汇点。
生态环境优美:槐荫北临黄河绿色长廊景观带,西怀江北最大的国家级济西湿地公园,拥有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4家,是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文旅消费集聚:依托“一院四馆”、印象济南、方特等文旅资源,打造文化旅游产业集群;以华联商圈、和谐商圈为高点的经十路—纬十二路商业金街朝气蓬勃、活力强劲;以宜家、迪卡侬、奥特莱斯、印象济南、弘阳广场,以及在建的龙湖天街、远大购物广场、万象新天等为代表的泉城新商埠辐射周边、蝶变未来。
医疗资源丰富:槐荫有省部共建的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占地面积35平方公里,规划建筑面积2700万平方米,总投资2000亿元。拥有山东省立医院、山东省肿瘤医院等10家三级医院、9家二级医院、13家一级医院,639家医疗卫生机构。
产业体系完善:槐荫成功孕育了世界三大数控冲压装备制造商之一的济南二机床,中国小家电行业的“领航人”九阳集团,跨越世纪的百年老厂中车山东机车,打破国际垄断、占领国际制高点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行业领军企业山东天岳等一大批让世人瞩目的“国之重器”。
2025年,槐荫区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深入实施“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努力争当“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建设排头兵,全力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精心擘画“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美好蓝图。槐荫锚定“125510”发展思路不动摇,以“五兴”促西兴,坚持奋战 “五大主战场”, 全面构建以医养健康、先进材料、智能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商务会展、汽车消费四大产业为特色,以现代物流、现代金融两大产业为支撑的“342”现代化产业体系。
医学中心片区:重点打造肿瘤防治、中医药、脑科学与类脑、临床研究型医院、北方眼谷“五大专业集群”,健康医疗大数据产业集群、医疗器械产业集群“两大产业集群”。
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立足打造“大窗口、大交通、大文旅、大会展、大商务”五大功能组团,叫响 “京沪系”楼宇品牌,按图索骥招引落地优质产业项目。
智能制造产业区:以天岳先进作为“链主企业”,打造黄河流域首屈一指的半导体产业高地和千亿级产业集群。瞄准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小家电等产业,重点引进 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项目,推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围绕“一园十二坊”传统风貌区建设规划,串联整合文物资源,打造集文化旅游、时尚创意、特色商业等多种业态为一体的百年商埠历史文化区。
乡村振兴示范区:聚焦30公里齐鲁黄河景观带,依托“河创田园”泉韵乡居示范区、“慢村烟火”乡愁经济样板区、“温泉大米”微度假目的地、“一带四区”玉清田园综合体,擦亮“济水南、黄河韵、稻花香”农文旅融合品牌。
在建设“齐鲁门户、医养之都”,努力争创黄河流域中心城市一流城区的新征程中,我们诚挚邀请大家与槐荫共享发展新机遇,共谋时代新篇章!